正顎手術須知及治療流程

哪些人需要正顎手術?正顎手術能改變什麼?

一、臉型

戽斗、暴牙、小下巴及顏面不對稱是最常見的臉型問題。正顎手術藉由上下顎骨的移動改變下半臉的輪廓,改善上述臉型問題。

二、咬合

多數咬合異常可藉由單純的矯正治療改善。不過若咬合異常超出純矯正治療能處理的範圍,就需要合併正顎手術與矯正治療來改善咬合。需注意的是,少數純矯正治療能處理的咬合問題,不見得可以達到最佳的臉型;合併正顎手術與矯正治療,往往可以最佳化咬合與臉型。

三、呼吸道

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治療為陽壓呼吸器。無法適應長期使用陽壓呼吸器的患者,正顎手術是最有效的外科治療方式。藉由上下顎骨的前移增加上呼吸道空間,改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
正顎手術治療流程

治療計畫的決定,需諮詢專業的外科醫師或矯正牙科醫師,並且考量個人狀況,共同討論決定。整合性治療計畫有兩種,以下表說明。

治療流程.001

無論哪一類治療計畫,手術前準備工作與手術過程大同小異

  • 術前門診:3~4次,完成諮詢、評估及客製化的電腦模擬手術計畫
  • 手術期間:住院2~4天
  • 術後追蹤時間:手術後1週、1個月、3個月、6個月、1年、2年。

正顎手術風險

感覺改變:

上下牙齦及傷口周圍黏膜感覺的改變:源自刀口周邊的細小感覺神經分支被切斷,這是無論哪種截骨術式都不可避免的。所幸受損的是細小末梢神經,手術後6個月可完全恢復。

下唇感覺的改變:下顎矢狀截骨術的過程中,下齒槽神經的暴露、拉扯、震動都會影響下唇感覺,依據長庚顱顏中心的統計,在手術後一年下唇的客觀感覺功能 (例如分辨兩點、輕觸覺等) 80%患者已恢復正常;然而”主觀上”仍有約50%患者覺得下唇感覺異於術前。

 

鈦釘鈦板暴露:

發生於手術後數個月到數年,發生率約1~2%。可經由局部麻醉的手術,將外露的鈦釘或鈦板移除。

傷口感染:

發生率約1%,依據感染的嚴重度不同需要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,少部分患者需手術清創治療。

出血:

正顎手術出血量約在100~1000cc,手術中任何出血都會立即的處理;因手術失血需異體輸血治療的比例<2%;術後出血需手術止血或血管栓塞止血的發生率在0.5%以下。

咬合不佳:

手術中依據術前製作的咬合板決定咬合位置,術後咬合位置不如預期,需再次手術調整的機會小於1%。

死亡:

長庚顱顏中心過去39年累積超過9000例正顎手術,沒有發生過死亡案例。

長庚桃園分院顱顏中心正顎手術特色

安全舒適

  • 手術後原則上不需綁牙,不需留置氣管內管與鼻胃管,不需入住加護病房
  • 先進的麻醉方式與藥物,減輕疼痛,降低手術出血量與手術後噁心嘔吐的發生率
  • 可於術中同時拔除智齒
  • 結合林口長庚醫院血庫,提供自體捐血與輸血的服務

結合術中軟組織評估與術前3D顱顏影像設計

  • 3D顱顏影像輔助正顎手術的設計已是當今的標準治療:2012年至今,陸續引進錐束電腦斷層(低劑量電腦斷層)、雷射掃描儀、3D照相、口內掃描儀。客製化的3D手術模擬,大幅提升了正顎手術的結果
  • 除了3D影像提供量化資料之外;手術中骨骼移動後所相應的軟組織表現一直是我們最在意的部分。秉持追求完美的態度,必要時手術中微幅的調整往往可以獲得更令人滿意的結果

團隊醫療 

  • 門診:外科醫師、麻醉科醫師術前訪視、顱顏矯正科醫師、個案管理師、語言治療師,視個案需求提供整合性服務
  • 手術室:專業麻醉及護理團隊,標準流程與核對事項,確保手術安全
  • 住院:專屬優質單人或雙人病房,提供舒適環境;專科病房及專業照護顱顏手術的護理人員

確定要接受正顎手術,術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?

身體與口腔狀況調整(請儘早準備)

  • 有菸癮者須戒菸6個月
  • 有系統性疾病者需藥物控制穩定
  • 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、適度運動對術後恢復有正面助益
  • 口腔清潔維護、處理蛀牙、拔牙計畫、手術前牙齒矯正計畫
  • 避免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活血中藥(如:當歸、赤芍、丹皮、紅花、山楂、川穹、紅花)

制定手術計畫所需檢查(手術前4週內完成):

  • 臨床顱顏面評估
  • 照相(2D或3D)
  • 測顱攝影
  • 牙齒模型(數位口內掃描或實體石膏模型)
  • 顱顏電腦斷層攝影

全身麻醉的準備(手術前4週內完成):

  • 胸部X光攝影
  • 血液檢查(傳染病篩檢、凝血功能、全血計數、基本生化檢驗)
  • 心電圖檢查(40歲以上)
  • 麻醉科醫師訪視
  • 手術前8小時禁食(含開水)

其餘術前注意事項:

  • 讓家人知道手術的決定
  • 任何手術相關問題在術前諮詢醫師
  • 手術當天至隔天上午,需要家屬或朋友陪同照顧。

術後注意事項

心理準備

  • 術後可能的不舒服:
    • 頭暈及噁心嘔吐 (24小時內緩解)
    • 口鼻傷口滲血 (48小時內緩解)
    • 鼻塞 (一週緩解)
    • 顏面腫脹 (術後三天最腫、一個月消腫八成、三個月後自然)
    • 疼痛:疼痛指數通常在4分以下,常規口服止痛藥後極少需額外靜脈止痛藥物
  • 手術後身上的管路
    • 靜脈點滴 (出院前移除)
    • 導尿管 (手術隔天移除)
    • 下顎引流管(手術隔天移除)
  • 手術後24小時內需人陪伴,輔助下床活動及如廁。

口腔清潔

  • 請準備小刷頭牙刷。
  • 清潔時機:每次進食後及睡覺前。
  • 口內傷口癒合約需一週時間:一週內必須嚴格執行口腔清潔。

飲食

  • 手術後當天,可以喝開水;術後隔天即可開始流質飲食。
  • 一週內全流質飲食(避免熱湯)
  • 術後一到四週吃軟食(不需咀嚼)
  • 一個月後可開始咀嚼(循序漸進)
  • 充足飲食,儘量維持術前體重
  • 禁忌:煙、酒、來路不明草藥

冰敷與熱敷

  • 術後兩週內冰敷,每冰敷30分鐘,休息10~15分鐘。
  • 手術後兩週之後可以考慮熱敷:使用熱水及毛巾,以不燙手為原則 (攝氏41度以下),每次20~30分鐘。
  • 熱敷並非絕對必要,需非常小心避免燙傷。

運動

  • 循序漸進,建議無肢體碰撞的運動如:散步、快走、瑜珈、舞蹈、游泳、慢跑、桌球、羽球等
  • 三個月內避免肢體碰撞運動例如籃球、橄欖球。

作息

  • 避免熬夜,建議每日22:00就寢,夜間充足睡眠八小時。

住院天數

  • 手術後再住2晚。
  • 例如:星期二接受手術,則星期四上午可出院。

常見問題

手術後需要綁牙嗎?

綁牙

綁牙的正式醫學術語是上下顎間固定(MMF: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),用鋼絲或橡皮筋將上下排牙齒固定在術後咬合的位置。手術後若需要綁牙,通常也會留置氣管內管,術後隔天上午才拔除;手術後的綁牙視狀況會維持2到6週的時間,這段期間內上下顎會固定在咬合板上,無法自由開合。

在下顎骨矢狀截骨合併穩固的內固定術成為普遍的手術方式之後,術後需要綁牙的比例已降到1%以下(例如:骨變形嚴重或上下顎骨新位置極為不穩定)

哪些情況下正顎手術可以申請健保給付?

中央健保署醫療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附註說明:限先天性臉部疾病、或肌病變導致畸形及咬合不正、外傷、及顎骨關節病變患者,事前審查報准後施行。

  • 先天顱顏病變(包含唇顎裂、半邊小臉症、顱縫早閉等)
  • 顏面外傷骨折後  
  • 顎骨關節病變

上述三種狀況所致之骨性咬合不正。

手術優先或矯正優先?

正顎手術合併矯正治療的過程,外科醫師負責手術,齒顎矯正醫師負責矯正,各司其職相輔相成,要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兩者都一樣的重要。手術優先或矯正優先並不是在比較手術重要或矯正重要,而是單純流程上的先後順序不同。

傳統的治療流程是矯正優先,術前調整牙齒在牙弓中合宜的位置及角度,最後再藉由正顎手術,移動上下顎骨,達到穩定的術後咬合。通常手術後的矯正治療是細部調整,可以在手術後1年內完成整個療程。

手術優先的觀念則是在2009年後才陸續在醫療文獻上出現:手術前不做牙齒矯正,只安排手術設計的準備工作,仔細規劃後,直接進行手術,讓上下顎骨回歸一個正常的相對位置,因手術後三個月內有牙齒快速移動的生理現象,加速了矯正治療的速度,大幅縮短了整個療程所需時間。